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每日快讯!彬州市龙高镇:建起增收新希望 铺就小康致富路

来源:阳光网-阳光报    时间:2023-04-23 19:59:16

今年以来,彬州市龙高镇坚持把果品产业作为实现农民持续稳定增收、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来抓,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建设、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营销”的思路,深入实施彬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1188”战略,采用“三高”(即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和“四统一”(即统一规划放线、统一采购苗木、统一栽植标准、统一管理任务)的原则,成立工作专班,高标准果树建园500亩。建园过程中,整体化设计、专业化建设、全科化管培等特点极为突出。


【资料图】

整体化设计,集中实施园艺配套一体化。第一次来到龙高镇新庄村集中建园点,不禁被眼前场面所震撼。这个涉及7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697人的苹果种植集中村经历了“由零星种植到集中发展,再由集中发展到大规模栽植”的发展历程。

从2022年冬季开始,新庄村就着手这个片区的建园准备工作。待到春暖花开,适宜苗木栽植时,采取“公司+农户”的模式,掀起建园高潮,在短时间内快速完成整地、划线、开沟、施肥、平地、栽植、浇水等多道工序。当最后一棵苗木栽植完成时,一个布局合理的高标准苹果园破茧成蝶。2023年,龙高镇像新庄村建园点这样整片带整体性规划的近百亩以上建园点还有4处,共完成果树建园面积500亩。

今年,龙高镇统筹太宁村乡村振兴示范村的村庄规划、产业规划,放大果业产业集群优势,把农业、农村、农民紧密地融为一体,通过规模化、专业化、精细化建园,加快推动优势产业向优势产区集聚,真正做到建果园、出精品的建园成效。

专业化建设,科学护航果树建园高质量。从90年代初期,龙高镇就开始大规模栽植果树,但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过去几十年的果树建园几乎都是政府主导提供资金,果业部门提供苗木和技术服务,农户自行栽植建设,既无法集中连片,更无法保证建园质量,导致标准化生产园占比小。由于受资金等因素的制约,农户自建果园的防灾减灾体系不健全,即使是近几年“合作社+农户”模式建设的果园,具备果园防霜机、三防棚、防雹网等防灾减灾设施的果园仍不足5%,加上部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户为果园投保意识不强,果品商品率不高。

2023年,龙高镇春季果树建园过程中,打破传统思维模式,把建园栽植、管护等关键环节的工序交给专业团队去做,使今年的果树建园呈现出专业化的局面。

龙高镇芦村今年新建了50余亩彬州梨基地,和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建园时镇村两级负责流转土地、平整地块,其他的后续工作全部采取招标的方式,由专业公司负责苗木的采购、地块打点、栽植、保活等工作。

据龙高镇党委委员、副镇长黄涛介绍:“今年芦村彬州梨基地建园工作全交由专业公司负责,要求一律栽植3年生苗木,并且采取‘机械+人工’的栽植方式,保证成活率。这种方式比往年传统化建园速度快、质量优、风险小”。

芦村党总支书记王永刚对今年全镇大规模采取专业团队建园这一做法很有感触。他认为,现在传统果园建设和管护技术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的需求,今年镇党委、政府因地制宜采取的“公司+农户”“村集体+农户”等专业化建园、管护模式才能满足现代化果业发展的需要,也是我们彬州现代化果业产业发展的新起点。

全科化管培,破解果品生产环节用工荒。彬州市龙高镇拥有矮化密植苹果示范园3000多亩,大多为流转土地,土地流转后农户的身份发生了转变——从以前的自己种地转变为村集体果园的“打工人”。

龙高镇果树建园以“包栽、保活”的建园方式,雇用芦村、新庄、金池、方里、太宁5个村剩余劳动力参与果树建园,带动群众就地就业。从2月28日开始,龙高镇采取“师带徒”的方式,邀请镇上的王胜利等3名果树管理“土专家”为奇埠村、香庙村、方里村、新庄村的60名农村剩余劳力进行果园作务技能培训,从果树修剪、田间施肥、疏花疏果、果实套袋、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理论+实践+观摩”的培训方式,把培训课堂搬到田间地头,现场示范,注重实操,使受训者掌握了基本管理技术。

果农冯林涛说:“我们龙高镇是果业大镇,果树多、年轻人大多都外出打工,每年果树春管、果树修剪、疏花疏果、果品采摘的时候人手就不够,现在通过技能培训,可以有效解决季节性果园用工荒问题”。

龙高镇党委书记杨建平说:“龙高镇始终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将果树建园与林果产业发展、农文旅融合、乡村振兴等有机结合,一体化推进,努力做好乡村振兴‘产业新篇章’,真正变‘小果园’为‘大产业’,为龙高镇3.1万群众建起增收新希望,铺就小康致富路”。 

编辑:李瑜

X 关闭

推荐内容

最近更新

Copyright ©  2015-2022 大众洁具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14643号-14     
 联系邮箱: 905 14 41 07@qq.com